已满十八从此进入甸伊园_免费直接进入网站的入口_忘忧草红杏二区三区区四

湖北民族大学 医学部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请书附件

成果名称:弘扬民族医药文化 打造中医药专业特色

——土家医药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推荐序号:42064

教学成果总结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基础

1、研究背景

作为省属地方民族院校,如何充分挖掘利用地方资源,加强专业建设,培养特色突出的应用型人才,如何体现服务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的办学宗旨?这是深化民族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

民族医药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积极参与决策咨询,主动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土家族医药资源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结合我校地处土家族聚居区的地域特点,研究团队持续开展了土家族医药挖掘、整理等研究。

2、研究基础

我校地处武陵山区腹地,该地区独特的土家医药学知识长期在土家族民间流传,但知识的系统性不够,传播渠道也十分有限。1978年开展的第一次民族医药调查整理工作,收集到《医学萃精》等一批土家族民间医药手抄本或木刻本。

进入新世纪,一批土家族医药研究项目陆续立项,研究成果不断丰富,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了重要条件。这些研究成果,为构建土家医药学术框架提供了重要素材,但尚欠缺系统性和规范性,还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因此,构建土家医药学课程体系,开展课堂教学,在有效传承土家医药知识的同时,突出我校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便成为势在必行的迫切任务。2003年开始,在系统调查收集土家族民间医药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土家族医药文献整理等系列工作。

二、成果主要内容

1、编写教学教材,构建课程体系

(1)《土家族医药学概论》

2005年出版。对此前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梳理整合,按照课程教学教材体系要求编写,从土家族医药学基础理论、土家医诊法、土家医治则、药物以及临床各科疾病诊治,系统地介绍土家族医药知识。

(2)《实用土家族医药》

2007年出版。突出实用和简练,既注重知识性,又兼顾教学时数偏少的教学实际需要。包括土家医药总论、土家医基本诊法、土家族药物、土家医病症治疗等内容。尤其是土家族药物部分,采用了土家医药物分类原则。

(3)《中国土家族医药学》

2014年出版。充分汲取土家族医药学研究最新成果,汇集土家族医药学研究精华,全面梳理土家医基础理论、土家医药物与方剂、土家医临床应用等内容,增加了土家医服侍和土家医养生内容。层次更加分明,条理更加清晰,便于学习研究,切合临床实用,基本形成了结构合理、内容全面的课程教学教材。

(4)《土家医康复治疗学》

2016年出版。共三篇,上篇为土家医基础理论部分;中篇为土家医康复治疗操作技术,包括起痧疗法、火攻疗法等;下篇为临床应用,按照内科病症、外科病、骨伤科等分类撰写。

2、引入专业课程体系,开展土家医药教学实践

《土家族医药学概论》出版后,于2006年将《土家医药学》确立为中医学专业必修课程,率先实施土家医药学课程教学。随后在康复治疗学、中西医临床等专业开设。

2011年在中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开设相应课程,并在中医学一级学科下设土家族医学二级学科点。逐步形成了以传统中医药知识体系为主体、土家医药学知识为辅翼的中医药专业课程结构。

3、开展科研教研,充实课程知识内涵

(1)科学研究

编撰著作先后出版了《土家医技医法精粹》《土家族名医黄子均医案精选》等土家医药学著作7部,充实和完善了土家医药学课程内容,为学生课外广泛获取土家族医药学知识提供了重要载体。

申报课题成功申报“土家族药接骨膏对骨折愈合过程中BMP、VEGF表达调控的机理研究”等与土家医药相关的国家自科基金项目10项,研究经费近400万元,提高了土家医药研究的层次,为揭示土家医药的合理性、科学性提供了依据。

发表论文撰写发表《头顶一颗珠提取液对大鼠脊髓损伤后CNTF及CNTFRα表达的影响》等土家医药学术论文300余篇。

土家医药科学研究,既为课堂教学提供了科学支撑,也促进了中医药学科发展,2012年成功申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分析实验室”“中药资源与药理实验室”2个中医药科研二级实验室。

(2)教学研究

从课程教学角度,研究关键知识点,如三元学说、土家医药起源等。开展了“提高土家医药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对策及实践”等项目研究,探讨土家医药学的教学内容改革,助推土家医药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4、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保证课程教学质量

建成土家药物标本展示室、土家医特色技术实训室,并利用风湿性疾病发生与干预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资源环境专业实验室、风湿性疾病发生与干预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华中药用植物园)等实践实训基地,共享实践教学资源,为保障土家医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了良好条件。

5、规范土家医特色技术,促进临床推广应用

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提高土家医临床服务能力,对部分较为成熟的土家医特色技术进行整理、论证和规范。从2010年开始,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共卫生专项资金资助下,先后完成“土家医赶酒火疗法治疗肩周炎技术”等8项土家医特色技术的规范整理,撰写技术规范操作文本,制作便于教学和推广传承的视频光盘。在用于土家医药课程教学的同时,与多家医院协作,开展土家医特色技术培训与临床推广应用,并观察13000余病例。

此外,继续搜集整理散在的土家医特色技术,进行初步梳理和规范,于2015年编撰出版《土家医技医法精粹》。

6、制作网络课程,促进广泛传播

对土家医药学的重要知识进行整合提炼,完成了土家医药学网上视频课程总体设计规划,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已开始部分章节的拍摄录制,预计2018年底完成并上网。

三、成果的创新之处

1、系统挖掘整理了土家医药学知识

由于土家族自古有语言而无文字,加之土家族聚居的武陵山区山高林密,沟壑纵横,交通不便,土家族医药知识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世代流传,土家医们传承的医药知识多零散而不系统。团队成员在早期的工作中,以不辞辛劳的拓荒精神,奔波于土家山寨,开展田野调查,挖掘到大量药物学知识和临床经验等第一手资料。通过系统整理,并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了土家族医药系列教材和著作。

2、建立了土家医药学教学课程体系

以挖掘整理的土家族医药经验知识为基础,整合相关研究成果,整理规范土家医药知识,编写《中国土家族医药学》《土家医康复治疗学》等符合不同专业教学规律和要求的系列教学教材。开展土家医药的教研和科研活动,作为促进教学实践能力的“源头活水”,不断更新、充实和完善教材内容,形成了满足教学需要的系列教材和学习参考书,全面展示了土家医药的基本理论、代表药物、临床应用等主体内容,丰富了专业课程体系。

3、开创了以传承土家医药为特色的中医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将土家医药学课程纳入中医药专业教学体系,率先开展土家医药的高等教育,有效实现了土家医药学知识的广泛传播。在学生具备了中医药基本知识的前提下,进行土家医学课程教学,学生易学易掌握,为学生毕业后继续开展民族医药研究和实践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从实践来看,这是推进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尤其有利于民族地区学生的未来发展。在本科生教学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在研究生中实施教学实践并设置土家医学二级学科,为高层次人才培养进行了有效的实践探索。

4、凝聚了一支特色鲜明产教研齐头并进的专业教学团队

师资队伍建设为专业建设之本,学校坚持依靠人才强化专业的理念,完善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和宽松环境。通过在本科和研究生层次开展课程教学实践,与医院协作开展土家医特色技术的筛选、整理、规范和临床推广应用,以及多项课题的实施,多措并举,提高了教师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了专业师资队伍水平,建成了一支以土家医药为纽带、特色鲜明产教研同步发展的专业教学团队。

四、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针对土家医药传承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紧密结合时代发展和社会人才变化需求,以培养具有中医药知识功底、能适应民族地区医疗服务需要的实用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我校土家医药教学团队就涉及课程教学的相关环节展开了系列研究,对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做出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并就土家医特色技术进行了系列研究和临床推广应用,构成了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学术研究和临床推广应用同时并举、相互促进的研究格局,收到了显著效果,获得了中医药民族医药界的高度认可与应用。

1、系列教材应用情况

《土家族医药学概论》在中医学、康复治疗学等专业使用了4年,普遍反映良好。《实用土家族医药》使用了5年。《中国土家族医药学》一直使用至今。田华咏在该书序言中评价“《中国土家族医药学》一书突出了土家族医药文化特色,为构建中国土家族医药理论体系框架作了有益的探索,是一项开拓性的研究成果”。并于2014年12月获得首届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二等奖。

《中国土家族医药学》出版后,湖南吉首大学、湖南湘西民族医药研究所、贵州铜仁学院、湖北三峡大学、重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单位,先后作为教学或研究参考书,部分学校拟开设土家医学选修课程。

系列教材建设实现了专业课程体系的创新性,通过课程体系构建和教学实践,促进了土家医药学知识的传承与发展,增强了中医药专业特色和优势,锤炼了师资队伍。

2、土家医特色技术临床推广应用情况

充分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经过整理规范的“土家医赶酒火疗法治疗肩周炎技术”等8项技术,在恩施州各级医疗机构得到推广,培训医务人员500余人,观察病例13000余例。协作单位利川市民族中医院“土家医三百棒棒击疗法治疗腰痛技术”、建始县中医医院“推酒火土法固定治疗跌打损伤”参加湖北省中医联盟中医药适宜技术比武竞赛,获得一等奖,并被授予“中医绝活”称号。

通过校企协作,既帮助医院突出了办院特色,也为中医药专业学生土家医药学实践实训提供了基地保障,实现了研究成果转化、服务社会的实践,为提升土家医特色技术服务能力做出了努力,为真正传承土家医药学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同时,推广者反馈的运用心得和改进建议,为进一步开展土家医特色技术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也实现了土家医药教学、研究、社会服务的良性互动。

3、研究成果多次参加学术交流

研究成果如著作、文章、适宜技术等,多次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民族医药文献整理及适宜技术推广交流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等参加学术交流,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4、助推土家医执业医师资格开考

为使土家医药学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切实服务于广大患者,规范土家医药医疗实践行为,促进土家医执业的合法性,湖北、湖南等地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已于2014年开始土家医执业医师资格开考申请的筹备工作。我校多名教师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中国土家族医药学》等教材和著作,将为土家医执业医师资格开考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附件目录:

1.教学成果总结报告

2.教学成果应用及效果证明材料

临猗县| 凤翔县| 荥阳市| 莆田市| 渝北区| 留坝县| 郁南县| 青阳县| 吴堡县| 南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