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满十八从此进入甸伊园_免费直接进入网站的入口_忘忧草红杏二区三区区四

经济与管理学院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

2022-09-04 15:22:51

来源:

点击: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湖北民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前身为1994年成立的财经系。2002年,学校将原财经系、政法系、社科部合并,成立湖北民族学院财经政法学院。2010年,学校实施学科专业重组战略,将原财经政法学院的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和原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旅游管理等五个专业进行整合,组建湖北民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2011年获准设立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硕士点,2019年增列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5年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获批为湖北省重点建设优势特色学科群支撑学科。会计学专业入选2021年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库。学院现设有会计学系、经济学系、旅游管理系、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创新实践中心、MPAcc教育中心等教学组织,开设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与金融、旅游管理四个本科专业。目前在校本科生1693人、硕士研究生166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72人,其中专任教师61人,在专任教师中,有教授6人,副教授19人,讲师28人;博士31人,在读博士5人,硕士28人;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1人,恩施州三八红旗手1人,学校教学明星奖2人,硕士生导师26人,恩施州创业导师12人,外聘客座教授11人,外聘兼职教师22人。

学院十分重视教学研究与改革工作,特别注重学生实践创新创业就业能力培养,积极探索经管类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被列入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经管人才”计划项目。教改成果“地方民族高校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塔型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获得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会计实践创新能力教学团队和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团队为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旅游管理、会计学专业被列为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旅游管理专业被列为湖北省普通高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与他拍档电商集团、浙江衡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组建校企实验班。会计学教研室被评为2021年湖北高校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获批省级一流课程认定。学院成立新商科数据分析教师创新团队和智能会计应用教师创新团队,全面探索提升教师的课程育人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新技术专业实践能力的路径。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湖北省级重点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高校省级实习实训基地等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20余个,建有省级研究生工作站1个,大学生实习实训、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等10个项目被纳入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项目,获批学校研究生金课培育项目2项。建有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优质课程7门,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校级视频公开课程1门。近几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各级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50项,发表教研论文56余篇,出版教材16部(套),获得省、校级教学成果奖励20余项。

学院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确立了“理论教学与课外开放教学及社会实践并重、基本技能培养与实践创新能力相结合、课内实验与课外开放教学及社会实践并举”的思路,以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平台,以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为依托,以学科竞赛为驱动,推动了创新教学体系、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改革。近年来,学生在国家级学科竞赛中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25项,在省级学科竞赛中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26项、二等奖31项、三等奖43项;在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湖北省复赛中获金奖1项,在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实践挑战大赛中获铜奖1项;获批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国家级项目14项、省级项目16项。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湖北省大学生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36篇。

学院的科研与学科建设工作坚持“支撑教学、服务地方、彰显特色”的工作思路,以问题为导向,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强化应用研究,不断提升学科建设、科研工作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符合度、对学校办学定位的支撑度、对人才培养的贡献度。近年来,学院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项,教育部、国家民委等省部级项目20余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出版专著40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20项;完成横向科研项目80余项,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的科技服务与合作关系,积极为中央和省、州、县(市)等各级政府部门及企业提供政策研究、决策咨询、规划报告以及人才培训等高水平的社会服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武陵山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数据截止2023年9月)

 

应城市| 龙泉市| 高雄市| 奉化市| 西吉县| 遵义市| 晋江市| 瓮安县| 梨树县| 肇源县|